故宫百年秘闻?天字文物首亮相,守护真相待揭开
故宫这次把195万件馆藏中精挑细选的200件摆到午门下,乍看像是一次漂亮的陈列秀,但说实话,我觉得它更像是一场关于守护的现场课。展览用了文物和档案同时讲故事,明面上是几件镇馆之宝,暗线却是那些年一直在夜里翻箱倒柜、在显微镜下和霉斑较劲的故宫人。看展的时候你会发
故宫这次把195万件馆藏中精挑细选的200件摆到午门下,乍看像是一次漂亮的陈列秀,但说实话,我觉得它更像是一场关于守护的现场课。展览用了文物和档案同时讲故事,明面上是几件镇馆之宝,暗线却是那些年一直在夜里翻箱倒柜、在显微镜下和霉斑较劲的故宫人。看展的时候你会发
1925年10月10日,故宫博物院成立。这座历经明清两代王朝的皇家禁苑,自此变为向全民开放的文化殿堂。在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之际,“百年守护——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”在午门展厅正式对外开放,持续3个月。
清晨六点的长安街,路灯还没熄,队伍已经拐过了第三个弯。前面穿冲锋衣的大爷掏出一张泛黄的故宫老照片:“1987年我来时,午门前就两排凳子,现在……”他指了指蛇形护栏里乌泱泱的人头,笑了,“这阵仗,像不像当年老百姓赶集等着看皇帝献宝?”
打开了电视,不知是哪个频道上正在播放韩滉的《五牛图》。只见那有黄、有黑、有花的五只牛,一水儿的铁角大蹄雄纠纠地瞪着两只牛眼。通常形容人们眼睛大,常常会说“他瞪着两只牛眼如何如何”,如今这不是真正的牛到了跟前了吗?
此次大展,从馆藏195万余件文物中遴选出书画、青铜器、玉器、陶瓷以及古代宫廷乐器等200件(套)国宝珍品,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清代,采用文物与档案“明暗双线”的叙事手法,以“一脉文渊”“百年传承”“万千气象”三大篇章构建起一部立体、生动的故宫百年史。
这次一共展出有200件套的文物,包括了书画、青铜器、瓷器、玉石器、碑帖、文具、漆器等等。
9月30日,故宫百年大展正式开展。到12月31日的三个月里,故宫午门展厅(正殿+东/西雁翅楼三大展厅)将以多件平时难得一见的国宝级文物,庆祝故宫博物院成立百年。
2025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,9月30日起,“百年守护——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”展览在午门展厅对观众开放。展览分为“一脉文渊”“百年传承”“万千气象”三个单元,展出文物200件(套)。《五牛图》、《清明上河图》、《伯远帖》、莲鹤方壶等文物亮相本次展览。
2025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,9月30日起,“百年守护——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”展览在午门展厅对观众开放。展览分为“一脉文渊”“百年传承”“万千气象”三个单元,展出文物200件(套),立体式阐释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连续性、创新性、统一性、包容性、和平性